前一段作一个项目管理的指导,发现项目团队成员对于“里程碑”的理解存在问题,于是有了这篇post《里程碑 (milestone)》。
对里程碑的误解:
A、里程碑=期限
期限(deadline)其实没有什么可讲的,那是强制性的约束条件,你必须遵守。但是里程碑不是,它充其量在约束方面算是参照系,而不是强制约束。存在这种误解是因为大多数项目会在项目期限处设置里程碑,因而混淆了这两种概念。
B、里程碑会议的滥用
里程碑的很主要的功能就是检查、度量(后面详述),因此里程碑会议成了很多团队必要的检查工具。实际上,会议作为检查工具的作用极其有限,真正完成检查任务的是管理平台或者专门的检验机制(如工程竣工验收体系)。因此“总结会”、“节点会”更多的是一个足够主要的里程碑事件,它将正式确定、认可、批准检验、测量体系得到的结果(如工程竣工验收合格)。
上述观点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:不要指望会议本身去完成繁杂的检验、测量工作。可悲的是很多领导恰恰乐于这么做。
里程碑的作用
在项目管理语境中,里程碑是一种项目进展的度量方法或者机制,用于度量项目的进展情况。那么,度量什么呢?
1、度量项目的实际进展。主要的度量方法就是进度管理的一些方法和技巧。在工程管理领域中检查CPM路径的时差 (float) 是一项常规任务,还有如工程计划完成工作量、实际完成计划工作量等等参数。具有可参照意义的是挣值 (EV) 它所反应的项目进展相对科学一点。这种度量是管理层面的。[www.pms.cc 来源]
2、里程碑条件。通常我们会定义里程碑达成的必要条件,诸如项目主要可交付成果的完成、项目阶段的达成等等。对于里程碑条件的度量和检验有必要细分为:
(1)产品、成果导向的条件。这通常需要领域的组织体系、产品、成果的检验方法、体系等等的支撑。(例如产品检验的标准、方法;成果的定义、需求的检查等等)。这项工作绝对不是一个节点可以完成的,它应该是过程检验、测量积累的结果。[www.pms.cc 来源]
(2)管理导向的条件。即对项目工作的检查,可能有:
- 本里程碑应完成却的未完成的剩余工作;
- 下一个阶段的准备工作;
- 目标、计划、范围的修订与变更;
- 以及必要的风险评估;
- 等等。
管理条件的检查分布于整个项目管理的绩效测量节点,因此其检验、测量的方法也依赖于检验内容和范围。这些方法应该记录于绩效测量计划或者项目计划中。
总体上,只有完成了所有里程碑条件,我们才可以宣布达成某个里程碑。现在,应该明确里程碑的作用了。提问:
设计工作完成是指:
- 到了设计成果交付日;
- 召开了设计评审会议;
- 设计合同收尾结束;
- 达成设计工作里程碑的所有条件。
很显然,设计工作的完成在不同领域、不同项目、不同角色下依然存在差距。我们也不能否认里程碑有着时间标尺的属性,它也是个项目进度管理术语。因此发挥里程碑的作用,就全然在于:
里程碑的定义
- 目标导向。里程碑定义必然同项目目标以及目标分解联系在一起,这正是它参照系作用的核心价值。即,里程碑评价、测量的是项目目标的达成,而不是项目绩效的结果。
- 里程碑的设置。基于不同的管理角色、不同的管理阶段,会有不同的项目里程碑。主要的是检查点必须附带必要的检查表(检查内容、方法、标准、必要的程序、资源、成本等等)。
- 后续工作。归档、备案、付款、移交等等工作将在里程碑达成后展开,如果仅仅是一个“到了设计成果交付日”这样的里程碑,你也需要预先计划可能的后续工作(如变更、推迟、索赔以及必要的报告等等)
ok,对于里程碑,你需要有健壮的检验/测量机制、完善的计划以及灵活的运用。比如把里程碑的时间特性用足(投标截止日)、把付款同里程碑捆绑在一起(某工作的付款条件)、或者让某些人围着里程碑打转(性能测试与验收)……
来源:airstorm.org, 原文链接